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始建于1950年,原名体育教研室,1988年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1950年春,体育课正式列入哈工大学生必修课。几十年来学校领导一直关心和重视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通过哈工大几代体育人的共同努力,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五育并举”,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师资、群体、科研、场馆建设等各方面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
体育部现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1人,讲师13人,助教2人;国际级裁判8人,国际级运动健将3人,国家级运动健将4人。羽毛球世界冠军陈金和索契冬奥会速度滑冰冠军、国际奥委会委员张虹,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入职哈工大体育部。
体育部下设4个教研室、教学保障等5个中心、2个冠军工作室。目前,体育部为全校本科生开设7大类型体育课程50余门,全校任选文化素质(核心)选修课程15门,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已上线慕课7门,累计在线学习人数20余万人。发挥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优势,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目前校级思政示范课程2门,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个,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大赛三等奖1人,省级高校课程思政特等奖1人、二等奖1人。继2022年开始面向全体研究生开设体育课,2024年秋季面向全体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体育课,在现有师资基础上最大限度为全校学生开足开齐体育课。
贯彻落实学校创建“最美冬季校园”活动,打造“无冰雪,不工大”特色体育,开设滑冰、冰壶、高山滑雪、越野滑雪、雪地球、雪地足球、雪战等高端优质冰雪特色课程,谋划开设冰上龙舟、冰球、花样滑冰等课程,实现大一、大二本科生全员参与冰雪特色课程。体育部不断推进学科建设改革,新增智能体育工程和运动训练2个本科专业。积极开展校园体育信息化建设,体育部“智慧体育”平台已投入使用,实现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课内外体育运动状况数据信息的实时统计,助力体育课程建设和体育教学改革。
充分发挥体育部职能作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年均举办校内体育竞赛20余项,平均参与学生人数2万余人次。体育部所属体育协会(社团)22个,年均参与活动学生人数1万余人次。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校级运动队带动引领校园竞技体育发展。现有高水平运动队5支,阳光组运动队13支。运动队常年坚持刻苦训练,代表学校积极参与国际、全国、省级比赛,取得诸多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促进了校园体育竞技水平提升。近年来,各项代表队共获全国赛冠军20余项、省赛冠军60余项。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体育部教师张虹作为执旗手,自由式滑雪裁判、体育部主任陶永纯作为唯一裁判员代表宣誓,体育部21名教师担任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技术官员,分布在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短道速滑、冰壶(轮椅冰壶)等多个项目服务冬奥赛事,向世界展示哈工大风采。体育部教师张春晖评为北京冬奥特殊贡献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2025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上,张虹作为火炬手点燃主火炬塔,张春晖代表裁判员宣誓,体育部12名教师、10名学生担任亚冬会技术官员,分布在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短道速滑、冰壶、滑雪登山、速度滑冰等多个项目服务亚冬赛事,再次展示哈工大人风采。
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体育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引领,主动对标对表中共哈尔滨工业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工作部署,锚定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战略目标,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尚体修身、崇德育魂”教育理念,牢记“使命在肩、奋斗有我”重要嘱托,遵循规律、守正创新、激情进取、追求卓越,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科学规划,谋准谋实目标任务,为学校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