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月玲--我与哈工大体育

发布者:牟善蕾发布时间:2025-08-12浏览次数:10

基本信息

孟月玲 

2020本(哈工大); 2024硕(哈工大)

机电工程学院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类

现任哈工大校女排队长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获奖荣誉

体育奖:

-2022黑龙江省第十八届学生运动会甲组女子排球 第四名

-2023黑龙江省大学生排球锦标赛女子甲组 第三名

-2023中国·哈尔滨体彩杯排球邀请赛高校组 第一名

-2024黑龙江省大学生排球锦标赛女子甲组 第三名

-2024中国体育彩票哈尔滨市排球邀请赛 第三名

-2023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杯排球赛 第一名

-2024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杯排球赛 第一名

-2024哈尔滨工业大学三好杯篮球5V5联赛 第二名

-2023哈工大第五十七届田径运动会4×400m 第一名

-2023哈工大第五十七届田径运动会铁饼 第一名

-2024哈工大第五十九届田径运动会4×400m 第一名

-2024哈工大第五十九届田径运动会4×200m 第二名

-2024哈工大第五十九届田径运动会垒球 第三名

学业奖:

-2021-2022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3-2024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4年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

-2020-2021年度优秀学生

-2021-2022年度优秀学生

-2022-2023年度优秀学生

-2022-2023年度五四表彰 优秀团员

-2021秋季学期荣获三等人民奖学金

-2022秋季学期荣获三等人民奖学金

-2023秋季学期荣获单项人民奖学金

-2022大二年度项目校二等奖


以热血铸规格:在扣杀与冲刺中读懂热爱的重量

       2020年本科踏入哈工大校门时,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便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彼时加入基础学部院排球队,初衷只是想在工科严谨的节奏中寻找一片挥洒热血的天地。起初,我对排球的认知仅仅停留在锻炼身体上,但随着一次次垫球淤青的手臂、发球失误后的加练,我开始明白这项运动与校训的契合——战术执行要规格严格,团队配合需功夫到家

       从院队到校队,从队内十人到队伍壮大,从省赛第四名到哈尔滨市邀请赛冠军,四年的汗水让我领悟:排球的魅力不仅在于扣杀时的酣畅,更在于每一次救球时对细节的苛求。正如铁饼项目中0.1米的突破、接力赛中0.1秒的冲刺,这些看似微小的进步,恰是功夫到家的具象化——用千锤百炼的坚持,将平凡之事做到极致。

 

以韧劲磨功夫:双线作战下的精度与耐力博弈

       2023年保研至本校机电工程学院,是我大学生涯的又一起点。作为校女排队长,我始终以规格二字统领团队:训练计划精确到分钟,战术分析细化到对手每一轮站位;而作为研究生新生,功夫则体现在凌晨实验室的建模推演与赛场边的文献阅读中。

       最难忘的是2024年省锦标赛前夕,我同步承担研究生课程考试、运动会4×400米接力和女排备赛任务。白天在教室推导机械臂运动方程,傍晚带队进行防守专项训练,深夜复盘比赛录像至凌晨——这种工学严谨体育热血的交织,恰是哈工大人双线作战的常态。最终,我们以甲组第三名延续了工大女排的荣誉,而我个人也在研究生阶段首获特等奖学金。

 

以传承赴使命:齿轮咬合间的工科浪漫与体育信仰

       2020级本科生到2024级研究生,从运动员到队长,从入党积极分子再到中共党员,规格严格于我而言是铁饼投掷角度的毫厘必究、是机械结构设计的误差控制;功夫到家则是四年如一日的晨训打卡、是千次传垫球形成的肌肉记忆。

       在带领团队卫冕中国·哈尔滨体彩杯冠军时,我曾对队员说:我们的扣杀要像哈工大的齿轮一样精密,防守要像航天器的焊缝一样可靠。这种将校训融入体育精神的理念,让我在保研面试时被导师评价为工学思维与运动韧性的完美结合体

       如今,我更深信:工科人的规格不仅是图纸上的公差标注,更是对人生目标的清醒认知;运动员的功夫不仅是赛场上的技术打磨,更是面对挑战时永不言弃的信仰。愿以热血为墨,在学术研究与体育竞技的双重赛道上,书写功夫到家的青春答卷!

 

初审 | 赵健

复审 | 张成刚

终审 | 冯智勇